产品信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场行情 >产品评述 >其他产品评述 盐产品评述 中国膜企业形势报告简要(2) 发布时间:2008-09-10 第二份报告: 拦路虎一个接一个
中国膜为什么丢掉了家门口的市场?业内人士给出了他们的分析。 首先是发展初期技不如人。中国膜起步比较晚,国外20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大规模应用膜技术,美国和日本等主导了世界膜技术发展的方向,基本上垄断了世界膜市场。而我国直到20世纪末才开始应用。 中国膜产业在起步阶段主要还弱在工程施工上。天津膜天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新民说,因为膜工业的特点是要把膜做成膜组件,并进行工程施工后才可用于水处理。在本世纪初,国外产品最大的优势是应用技术很成熟,靠这点他们抢走了不少市场。而国产膜由于应用技术不成熟,致使客户认为是膜本身的质量不过关,进而对国产膜失去了信心。当时膜法污水处理技术在我国刚刚开始应用,会做工程的企业寥寥无几,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漏水、出水质量不稳、膜清洗残留超标、水压不稳等问题。正因为这样,一些应用工程的低水平严重影响了国产膜性能的发挥,常常导致用户认为是膜材料的质量问题转而使用国外膜产品,结果降低了国产膜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是资金瓶颈制约。刘宪秋告诉记者,水处理工程不管是工业废水回用,还是海水淡化,上规模的项目投资少则1000万元,多则上亿元,绝大多数水处理项目发包方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基本采用“3·5· 如果说上述两个拦路虎是来自于技术和资金方面的客观原因的话,下面的原因就令人感到有些无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业内人士认为消费观念是横在国产品牌面前一个更大的拦路虎。刘宪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少大型企业在招标时,甚至直接在招标书上写明仅限于国外哪几家公司的膜,直接把中国的企业排除掉了。我个人反对这种做法。招标不能一上来就限制品牌,这是不公平的。膜用户完全可以用产品的性能指标来把关。限制品牌就是不给国产品牌公平竞争的机会。还有一些高端客户公开讲明只要国外的产品,不用中国膜,因为过去吃过亏。这是因为膜产业在中国刚刚兴起之时,曾经有一些豆腐渣工程败坏了中国膜的口碑。我也不反对高端消费者采用国外的膜,但是如果从性价比考虑,国产膜还是很有优势的,应该给国产膜一个机会。” 北京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何应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大型企业偏爱知名度高的外国品牌,这也与中国企业的体制有关系。大企业都是国家的,花多少钱不太重要,当然要选用市场上最好的东西。但究竟哪一个是最好的,他们也无法验证,也懒得验证,直接就锁定知名度高的外国公司,甚至都不给国内品牌验证的机会。另外,由于中国膜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不够,对国产膜的宣传不到位,很多用户不了解中国膜产业的技术进步,因此存在一种质疑心态:这么高端的东西,国内能做出来吗? |
Copyright © 2011-2012 中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 |
关注盐科学与化工官方微信 |
掌握盐行业最新资讯 | ||
地址: 天津市滨海新区于家堡融和路681号宝策大厦11层 电话:022-60718628 传真:022-60718633 邮编:300450 Email:info225@126.com 津ICP备13003589号-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