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

首届“长三角盐文化与盐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沪举行

发布时间:2021/6/8  来源:中盐金坛公司网站  作者:中盐金坛公司网站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自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科技、协同创新等在各个领域都展现出全新的面貌。盐业在长三角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并在人民生活和现代产业发展格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5月27-28日,首届“长三角盐文化与盐产业发展研讨会”在上海金山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盐文化与盐产业的专家教授和权威人士以及中国盐业协会和长三角城市相关部门的领导集聚一堂,以“盐之味:高质量一体化中的交融、合作与共享”为主题,共同探讨盐文化与盐产业创新发展之路。开幕式上,中共上海市金山区委副书记信亚东、中国盐业协会副理事长宋占京、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国宏先后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魏明孔教授,河南省盐业协会秘书长张银河研究员,中盐金坛公司党委委员、市场部长丁建平分别作主旨发言,从隋代扬州与盐业经济的关系、长三角改革开放40年盐产业发展情况等方面,探讨了盐产业和盐文化的作用机理、传承体系、发展趋势等问题。


长三角携手做大“盐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8月召开的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专家指出,长三角区域的各类盐业企业,在全国盐行业中处于先进和引领方位,要在推动创新链建设,推动改革发展由资源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由四面发力转向聚焦关键方面当好先行者和领军者,通过吸收、转化各类创新资源和新的发展要素,集成应用于盐业创新体系中,加快区域产销业务一体化整合,发挥业务协同和资源协同效应,提高盐业在长三角经济区的配置效率、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盐业作为民生保障基础行业,要通过优质产品的供给,精准服务长三角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期待长三角区域各类盐企,加快打造盐业改革开放新高地,为长三角区域建设安全的中心城市作出新贡献。

        此次研讨会上,长三角盐文化旅游与盐产业联盟正式成立,盐城中国海盐博物馆、上海市金山区博物馆、浙江省海盐县博物馆等17家单位加入联盟。据悉,联盟成立后将发挥文化产业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先行军”作用,深入推进长三角盐文化旅游与盐产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保护盐文化历史遗产,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促进建立长三角区域盐文化研究、开发、利用与盐产业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同时,金山区人民政府与中盐上海市盐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新产品研发销售、技术成果转化、行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交流,不断推进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发展。中盐金坛公司和上海瑞曼达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签订《江苏镇江荣炳盐穴成品油、天然气储库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盐穴储能进行深度合作。

        金山区漕泾镇与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分别签订毗邻党建共建协议,签约双方将以盐为“媒”,用“毗邻党建”共燃“红色引擎”,携手搭建党建引领盐文化共育平台,深入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激发区域联动党建新活力,以交流共建的方式深层次孕育盐文化品牌。

 


中盐金坛公司发展案例获得广泛关注

        会上,中盐金坛公司多年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引发广泛关注。

        据了解,30多年来,中盐金坛的成长与长三角快速发展几乎保持同步,从1988年打下的一口采卤井,到向周边化工企业供应原卤;从精制卤水厂,到建成全国最大的单套60万吨和100万吨制盐项目;从高端食用盐产品出口占全国比例的近45%,到服务华东华南主要食品生产企业;从中国盐穴储气第一库,到国家盐穴压气储能示范项目,中盐金坛公司开启了中国盐业发展的多个第一。

        丁建平在主旨发言中指出,中盐金坛担当着保障上海地区食品加工和百姓家庭食用盐稳定、安全供应的责任。近三年,中盐金坛向上海市场供应食品加工用盐共计19.63万吨,小包装食盐共计14.38万吨。中盐金坛公司落实“盐改”措施,保障了华东地区食盐安全稳定供应。盐改之后,在保障上海市场食用盐的稳定、安全供应的基础上,中盐金坛也努力开拓东部沿海省市的食品加工用盐市场,向诸如海天、李锦记、美味鲜、康师傅、统一等大型食品工厂供应食用盐,让更多的中国人能够吃到优质的金坛盐。同时,积极实施“减盐”行动,食盐生产“零添加”,研发出“增咸盐”,进行减盐不减咸的探索。实验数据显示,中盐金坛增咸盐的咸度能在普通食用盐的基础上提高30%,也就是说,在相同的咸度下,使用增咸盐可以减少30%的摄盐量,这让国人在不改变口味的前提下,离“每天摄入5克氯化钠”的目标又进了一步。

        丁建平还提到,中盐金坛公司不断提高“一次盐水”品质,“让卤水直接进入离子膜电解槽”,推动全卤制碱,助力氯碱行业节能减排。值得一提的是,中盐金坛公司拥有全世界最优质的盐穴资源和先进的盐穴注采技术,充分利用金坛盐盆的地质优势,与清华大学、中石油、中石化和港华燃气等开发盐穴利用技术,如西气东送储气库、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国家示范项目、盐穴储氢、盐穴电池等,开拓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新路径。


盐业服务公共卫生安全进入专家研讨视野

        宋占京指出,在2020年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盐为保障民生物资和防控消杀用品的生产供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社会各界对盐呵护人类卫生健康的功能也有了更广泛更深入的认识,如何科学用盐也成为百姓关注和媒介报道的新热点。

        中盐金坛公司副总经理钟海连编审与扬州大学黄俶成教授合作的论文《盐业服务公共卫生安全的历史经验与深化改革对策》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论文指出,古代社会,盐在烹饪、中医药、养生等领域发挥着独特的功效。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制盐业引入机电、化工等新兴科技,盐的生产工艺不断革新,盐的产能不断扩大、品质不断提升、品种不断丰富,同时通过加入碘、钾、钙、镁等添加剂,盐业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拓展保障民生和服务公共卫生事业的新领域以及新功能。尤其是通过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病,为我国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如何深化改革推动盐业高质量服务公共卫生安全,论文提出对策。一是提高检测能力以精准补碘,规范未加碘食盐供应。二是研发生产减盐代盐产品,全方位服务公共卫生领域。三是加强应急管理和柔性化生产,解决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如加强食盐储备和应急管理,在发生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时确保食盐市场货足价稳;完善消杀剂原料盐、医药用盐专项储备制度,健全重大疫情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提升储备能力。更要重视消费导向,采用柔性化生产方式和网络营销模式。四是提升产业集中度并建立质量标准体系,打造消费者认可的大品牌。五是引导科学用盐合理控盐,发展盐与大健康结合的新业态。如做好科学用盐宣传及盐科普工作,发展盐与大健康相结合的服务新业态。在盐文化资源历史积淀丰富的地区,大力发展以文旅融合为路径、以盐与健康结合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业,激活传统盐文化资源赋存的旅游价值,拓展盐业与健康产业良性协调发展的新模式等。

        本次研讨会由中共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委员会、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中盐上海市盐业有限公司主办,中国海盐博物馆、上海市金山区翔龙盐文化促进中心、中国商业史学会盐业史专业委员会承办。


来源:中盐金坛公司网站

Copyright © 2011-2012 中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关注盐科学与化工官方微信
掌握盐行业最新资讯

地址: 天津市滨海新区于家堡融和路681号宝策大厦11层 电话:022-60718628 传真:022-60718633 邮编:300450 Email:info225@126.com 津ICP备13003589号-1